形意拳是我国三大着名内家拳拳种之一(形意、太极、八卦),位列中国四大名拳。
形意拳发源于山西祁县,出现于明末清初,为山西永济姬际可所创,传曹继武,曹继武又传山西祁县戴龙邦和河南马学礼,由此形意拳分化为南北两大支系,北方的形意拳,和河南的心意六合拳,戴龙邦又传李洛能,李洛能在河北山西广收门徒,使形意拳得到大发展,这一时期其中代表人物是李洛能的八大弟子:山西的车永宏、宋世荣、宋世德、李广亨四人;河北的郭云深、刘奇兰、刘晓兰、贺运恒;这八大弟子各有所长,北方形意拳逐步衍化为具备地方特色的山西小架和河北大架。
形意拳,讲究功力,形松意紧,外形不拘一格,打法变幻多端的风格特点。在形意十二形中,重点突出所取动物的进攻技巧,不求形象但求意真的练法,五行中讲究金、木、水、火、土的内涵。风格是顾中带打,有"不招不架,就是一下”之训,明家交手几如电闪雷鸣,所以形意以善打闻名,有“太极十年不出门,形意一年打死人”的谚语。
形意拳是明显的枪拳,枪术是中国周朝以后出现的战场绝艺,有护王定国之功。古有名将赵子龙、姜维善枪。姜维有传人宋朝周侗,乃禁军教头,其徒豹子头林冲继其位,周侗晚年有徒岳武穆王,神枪定北疆。达摩祖师隋朝入主少林寺,其时中土神枪自赵子龙已有300年以上的历史,所以达摩创枪术不可能,创枪拳更不可能。而且佛家尊棍棒为慈悲,嫌刀枪剑戟太霸道,所以少林早期只精于棍法,武僧也称棍僧。形意内功属内家功,源于道家,自商朝就已大成,老庄孔孟皆以此修身,此法比达摩入少林更早了500年以上,从黄帝内经中就可以见其踪迹,因此形意拳内功也不可能是达摩所创。形意拳注重实战,打法凶狠,没有花招,直进直退,身法迅疾,较少窜高翻筋斗,此种打法尤其适合战场作战,或在群殴中以一敌十。由此可见此拳是经历数代人经历战场厮杀而得,不可能是某人所思而得。然而是谁所创,无法考证,且尊姬际可为祖师。少林寺流传的心意把究竟是姬际可出家传入少林,还是少林传给姬际可有待考证。
形意拳作为博大精深的中华武术内容之一,经过历代传人不断钻研、实践、总结、提高,逐渐形成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其各派拳法虽各有千秋,便其拳理却渊源颇深。讲究以意领气,以气导力,意形二表,形意一体。通过对形与意的相互调节,内与外的相互作用来达到体用兼修的功效。形意拳以冶炼操守、强健体魄的宗旨,不仅有强身健体,修身养性之功效,而且具有富于实战的技击效果。
形意拳基本属于象形拳,它的主要套路多是摹仿一些动物的捕食及自卫动作而成,即所谓“象形而取意”,如龙、虎、猴、马、鼍、鸡、鹞、燕、蛇、鸟台、鹰、熊、等等。
形意拳雄浑质朴,动作简练实用,整齐划一,讲究短打近用,快攻直取。形意拳的基本套路,如五行拳、十二形等,多是单练式,练功不练拳。
在技击原则上,形意拳主张后发先至,抢占中门。拳谱说:“视人如蒿草,打人如走路。”“练拳时无人似有人,交手时有人似无人”。在交手时,则要求“遇敌犹如火烧身,硬打硬进无遮拦”,“拳打三节不见形,如见形影不为能”,“起如风,落如箭,打倒还嫌慢”。形意拳要求在最短时间内解决战斗:“不招不架,只是一下”。意思是敌人打来,我根本不必招架,只须致命一击,便可取胜。清末时,有的形意高手常常是一拳即将强敌打飞(如李洛能、郭云深),神拳李洛能超形意拳一步杀改二步,一拳将一武士击飞又将其接住,后有一拳将强敌击毙(如马学礼的外甥马三元)。所以形意拳门规甚严,不准轻易与人交手。河南派形意规定:凡忤逆不孝者,贪财如命者,逞能欺人者,贪酒好色者,概不得收为弟子;凡练此拳者不得惹是生非,遇事必须忍让,也不准在街头卖艺。
1954年,美国有一位名叫吉尔比的格斗高手在菲律宾的马尼拉市见识了一位华人拳师演示的形意拳,大为惊佩,认为它是“拳术中的最高形式”,“但要小心它的危险性”。
形意拳也属于道家拳派,讲究内功训练,在应敌时要求以意念调动出体内的最大潜能,以意行气,以气催力,在触敌前的一瞬间发劲,而且要求肘部不得伸直,缩短了出拳距离,使得形意拳具有较强的穿透力,往往可对敌人内脏造成伤害。所以,形意好手们在一般情况下,绝不轻易出手,也不敢轻易出手。
形意拳动作简约,切于实战,顺应了武术发展的潮流,所以传播很快。此外,该拳系的历代传人较少保守性,并致力于理论研究。它与太极拳系一样,都是以其潜在的文化优势而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
形意拳古朴、纯厚、富于攻击性,是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武术拳种。
再补充一下:
有内无外不成拳,有外无内难成术,形意,顾名思义,就是外形与内意的高度统一和结合。动作中正不倚,打法可刚可柔,不同体质的人都可练习。其拳势恢宏,劲力刚猛,功夫上身快,实战性强。自清乾隆年间开始,形意拳在河南、山西、河北广泛传播。河北深州人李洛能创形意拳后,形意拳得到不断的发展。山西地区练法,拳势紧凑、劲力精巧;河南地区练法,拳势勇猛、气势雄厚;河北一带法,拳势舒展,稳健扎实。当年形意拳宗师郭云深曾创下“半步崩拳打天下”的武林佳话。
基本拳法都以三体式、五行拳(劈、钻、崩、炮、横五式)、十二形拳为主,山西有些地区站桩不用三体式,而有六合式、站丹田;十二形为十形。单练套路有五行连环、杂式捶、四把拳、八式拳、十二洪捶、出入洞、五行相生、龙虎斗、八字功、上、中、下八手。对练套路有五行相克、三手炮、五花炮、安身炮、九套环。器械练习有连环刀、三合刀、连环枪、连环棍、三才刀、三才剑、行步六剑、六合刀、六合枪、六合大枪、凤翅镗等等。
河北的基本拳法为5行拳,民国期间与山西派交流得到10大形,后薛颠又创象形术,丰富了河北派形意拳内容。
形意拳与古六合拳有一定联系,与太极、八卦被民间称为三大内家拳,与少林 太极 八卦 并称为我国武术四大名拳。
形意拳很注重基本功的训练,三体式需要勤加练习。这是最重要的基础桩法。
泰山形意拳研究会筹备发起人孙立奎先生为自神拳李洛能后五代传人
形意拳创始人李洛能简介
李洛能
李先生讳飞羽,字能然,世称老能先生,或曰洛能、洛农、老农、皆一音之转也,河北深县人。从小喜爱武术,聪颖好学,闻名师即求教益,所以中年即具有深厚的武术造诣。精益求精,为了探求武术真谛,以卖艺遍游全国寻访高师。
李洛能先生是中国武术史上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在 经商山西太谷期间, 慕祁县戴家心意拳之名,遂往拜学于戴龙邦先生,精心练习,十年大成。艺成后开始悟化传授此术,并潜心于心意拳术之研究。回乡广传门徒,在心意六合拳基础上,吸收道家的养生观点和哲学思想,结合平生武术实践,取长补短,改革创新,将“心意”改为“形意”,形意之名由此开始,形成了养生与技击并行不悖的中华武术名拳。在当时,李先生被称为“神拳李能然”。在咸丰、同治年间,与八卦拳之董海川,太极拳之杨露禅,鼎足而三,为心意拳、八卦拳、太极拳武术之领袖,威震武林。他一改过去的保守思想,广为传艺,重视文人与上层人士作用,并加强对外广泛交流研究,各方人士争相求艺,因此,形意拳名家竞出,名传四方。其入室弟子称为国手者在山西有:车永宏、宋世荣、宋世德、李广亨四人;河北有:郭云深、刘奇兰、刘晓兰、贺运恒等,这就是山西心意拳武术史上,李洛能先生的八大弟子,八大弟子各有传人遍及全国各地。李洛能先生为山西**心意拳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被称为心意拳名家巨手。
李洛能祁县得真传 李洛能,字飞羽,河北深县人。从小喜爱武术,聪颖好学,闻名师即求教益,所以中年即具有深厚的武术造诣。精益求精,为了探求武术真谛,以卖艺遍游全国寻访高师。 有一天,李洛能来到山西祁县文曲村,拉开场子就练拳,并扬言打遍山西无敌手……李洛能这样说的目的,是引高人露面。文曲村有位教书先生郭维汉,正在书馆中教书,有位老者匆匆进来说:“来了一个耍把式卖艺的拉开场子就练拳,并口出狂言,不是小看咱祁县无人吗?”郭维汉说:“领我去看看。”郭分开众人,见一个汉子正练得起劲,左一个懒龙卧道,右一个风摆荷叶,转身推窗望月,手足齐攻龙虎相交,闪身白鹤亮翅,缩身乌龙翻江……出拳有风,脚落生根,练罢面不改色,神态自若。郭维汉看罢心里暗想:此人果然身手不凡,只是傲气太盛了。这时李洛能拿了一杆花枪正要练,郭维汉走进场抱拳施礼:“请问武师尊姓大名?”李洛能见来人,儒巾儒服手拿短手杖,说话文质彬彬甚轻视之说:“河北李洛能是也。”郭维汉又说:“在下愿请教益,不知愿赐教否?”李洛能想,象如此一苗人,一举手即可击败,说:“你想比拳,还是比刀、枪、棍、剑,由你挑选。”郭维汉说:“你手中拿着枪,看来精通枪术,可与你较枪。”李洛能又拿一杆枪给郭维汉,郭维汉说:“不必,有此短手杖即可。”李洛能说:“刀枪无眼,还是以枪比试。”郭维汉又说:“是我情愿,伤着与你无关。”于是二人动手,较十余回合,李洛能手中枪被击中,脱手而出掷于数丈以外,郭维汉疾进身,用短手杖将李洛能跌出丈余外。郭维汉抱拳施礼,连连说:“承让!承让!”遂扬长而去。 俗话说:“行家伸伸手,便知有没有”。这是李洛能遍游全国以来,从没经见的高超武技。李洛能向围观的人打听,有知道者告说:“是文曲村教学童的先生,郭维汉秀才。” 李洛能当晚,洁衣登门拜访郭维汉,略叙数言,李即跪地请收为弟子,不允宁跪死于此,郭见其情甚为诚恳,说:“余门派授徒甚严,以我的功力也不敢为人师,咱俩只能以友相称,我给你介绍一个师父,是我的亲戚也是我的师父,”李洛能欢然而起。二人遂坐谈至深夜,李洛能才回住处。 第二天,郭维汉领李洛能到小韩村拜谒戴龙邦,经郭维汉介绍情况后,戴即收李为弟子。李洛能在大小韩村之间租地十余亩,白天种菜,夜则至小韩村学艺,如此十易寒暑,苦心专研山西**心意拳。戴龙邦穿上用真丝绳和铜钱编成的护身、铜护心镜,操练李洛能,命李进击,李洛能用虎形、鹰形进击,戴龙邦护身的铜钱散落于地,护心铜镜也破。戴龙邦喜曰:“汝功大成矣可归。” 李洛能归后,以神拳李之威名,名震武林。在咸丰、同治年间,与八卦拳之董海川,太极拳之杨露禅,鼎足而三,为心意拳、八卦拳、太极拳武术之领袖,威震武林。李洛能择优授徒广为传人,称为国手者在山西有:车永宏、宋世荣、宋世德、李广亨四人;河北有:郭云深、刘奇兰、刘晓兰、贺运恒等,这就是山西**心意拳武术史上,李洛能先生的八大弟子,八大弟子各有传人遍及全国各地。李洛能先生为山西**心意拳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被称为**心意拳名家巨手。
刘形意拳大师师刘奇兰
奇兰(1819――1889),河北深县人,是当时城内着名绅士,其祖上乃书香门弟,颇有家财,刘自幼方读诗书,通文墨,亦酷爱武术,精通多种拳术,后将李飞羽师请入家中任教,深感武学精奥,又刻苦研习数年,功臻大成,且造诣颇深,常有闻名来访者,初会刘奇兰,只要交谈三言两语,即会 服于他,据传,一日有一张姓武师闻名来访,提出较试拳技,刘则见状,欣然应充,遂起身相迎,张趁刘起身未稳之际,突发一拳如雷闪电,直奔刘前胸击来,谁知张一拳击到刘身后墙上,振的窗户作响,张惊愕不已,抬头望去,只见刘已贴于墙上,少许时间方落地,张钦佩不已。遂结为莫逆,由此可见,刘之内功,拳技皆属上乘,已达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的神奇境界。
刘奇兰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技击家,而且是一位卓越的教育家,他无门户之见,破守秘之风,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实属难能可贵,由此可见刘之博大胸怀与教育思想之开明,他广泛联系各派、砌磋交流技艺,集思广义,不断对拳技拳理进行总结,重视武技训练,善于因材施教,因而刘之所传弟子成功者甚多,其中较为着名的有:李存义、张占魁.耿继善,周明泰.田静杰、刘晓兰.刘凤春.刘德宽及其子刘文华等人。刘文华,字殿琛,子承父艺,着有<<形意拳抉微>>一书流传于世
李存义
李存义( 1847- 1921),原名存毅,字肃堂,后改名存义,字忠元。生于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河北省深县南小营村人。少时家贫,以帮人赶车为生。及长习长短拳技并周游各地。中年师形意拳名家刘奇兰学艺,后至京与程庭华等为友,并兼从董海川习八卦掌。其八卦掌技艺多为程庭华所授。曾任两江总督督标把总,后至保定开设万通镖局,兼收徒授艺。1900年,以53岁之龄,毅然投身义和团,手持单刀上阵,奋起抗击外敌,一时间”单刀李”之名,不胫而走。晚年弃镖行,专志授徒。宣统三年(1911),与叶云表在津创办中华武士会。后任教上海精武体育会、南洋公学院(交通大学前身)等地。生前于北方武术界威望甚高。1921年去世,终年74岁。着名弟子有黄柏年、郝恩光、尚云祥、马玉堂、李星阶、傅剑秋等众多。...
李忠元,原名存毅字肃堂,后易名存义,字忠元,直隶深州小营村人,幼拜刘奇兰为师,复从董海川、郭云深详加指导,遂入化镜,因是技艺冠绝侪辈,海内闻名。甲午年,从刘坤一将军充武术教习,屡经剿匪有功,升充两江督标把总,忠元淡于仕途,遂辞职赴保府,立万通镖局,藉广交结,今日之孙禄堂、艾勇春皆忠元当日之入室弟子,后因资本不济,镖局撤办。尝见有登门求周济者,诉其所苦,谓非千金不克以活其人,忠元不问其识与否,即慨然解囊无难色,故北方武师,多与有深谊,不独景仰其武艺也。民国纪元,被举为中华武士会教务主任,继从王芝祥将军赴江西,调和南北,寻任南洋学校武术教习,复随马子贞将军充司令部教官,因于北京,战胜世界第一大力士,政府赐给一等金质奖章。
形意名家“李氏三杰”简介
明末清初曾扬名四海,驰誉南北,蜚声武林的——李彩亭(字呈章)、李文亭(字星阶)、李耀亭(字子扬)嫡亲三兄弟,是河北省定兴县张祖庄人氏,被武林界誉为“李氏三杰”。他们出生在一个武术世家。祖父李鉴(字铁珊),是清朝咸丰年间的着名镖师,精通少林拳及各种器械,“李氏三杰”的父亲李梁栋(字国钧),也是一位身怀绝技的镖师。他秉承家学且功夫过人,在河北一带赫赫有名,以德交友,第子不下数百余人。李国钧将家传绝技传授给三个儿子。还让三个儿子拜形意拳大师“李存义”门下,学习形意拳,李存义赴天津创建了“中华武士会”,在北京创建了“尚武学社”。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70高龄的李存义返回深县故里。天津“中华武士会”和“北京尚武学社”便由“李氏三杰”执掌。,后来,武馆发扬中华传统武术,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武坛名将。“李氏三杰”同其他名家一样功不可没,名留武史。
李彩亭字呈章(1872——1930)是李国钧的长子,30岁拜形意拳大师,李存义为师,学习形意拳。其子——李春海、李春舟承袭祖业,曾任当时监督武术教练。
李耀亭字子扬(1883——1956)在“李氏三杰”中排行老三,李存义弟子,精于形意拳,善三合剑、龙形剑、锁口枪。民国十七(1928)年,在南京举行全国第一届国术比赛,李子扬被聘为评判委员,其子李春舫继承父业,在南京打擂时荣获银盾一块并获形意拳比赛第一名。
李文亭字星阶(1876——1945),在“李氏三杰”中排行老二,李存义弟子,常腾镖局走镖。其子李敦素(1906——1984)幼曾随父、叔,伯,奔涉武事。1920年拜孙禄堂先生为师,是当代技击家。1933年南京第二届全国国术比赛任裁判。解放后,1953年冬参加在天津举行第一届全国武术表演赛,获得奖章一枚。李敦素得李孙两家拳技之真谛,加之个人勤学苦练,拳理精辟、明了(易经)太极阴阳两仪,五行六合七星八卦九宫之理,精拳技,擅长技击。他日练形意拳,意真劲实,刚柔相济,进退得法,身手灵活,起落钻翻、横竖相辨。他对形意拳高境界以及形意器械等各招精通。不愧孙禄堂先生的真传。李敦素把李孙两家拳、技击真谛传以我们后代,为中华武术做出了贡献。
所属类别:武术技法
行业新闻
该资讯的关键词为:形意拳,发展历史,从,清朝,乾隆,以来,形意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