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拳要法探微 —— 气沉丹田
浏览次数:
日期:2016-06-29
文章来源:未知
气沉丹田
丹田是习武练功时经常提到的一个重要问题。自东汉以来,内丹术兴起。丹田被内丹家视为修炼人体精、气、神的成“丹”之处,同时对其赋有田野生阔之意,故以“丹田”名之。
丹田的别名很多,如丹房、丹元府等等很多。丹田在修炼内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气沉丹田就是内功调养元气的重要方法之一。气沉丹田能使真气充盈,打拳时化气为劲。因此,习练内功必须学会气沉丹田,这是内功的基础和根本。
第一、 丹田在人体中的位置
晋代葛洪在《枸朴子·内篇》中指出:“上丹田在两眉间,中丹田在心下,下丹田在脐下。”仙经中进一步描述了丹田的位置:“脑为髓海上丹田,心为绛火中丹田;脐下三寸为下丹田。” “下丹田藏精之府也,中丹田藏气之府也,上丹田藏神之府也。”气沉丹田所指的是下丹田。
关于下丹田在脐下的具体位置,历代名家说法不一,无法确定它的准确之处。这是因为练功人意守丹田的部位有所差异,“得气”感应的部位也会有所不同,而且“得气”是一种感觉,这种感觉忽隐忽现,很难把握准确位置。《三丰全集》、《仙佛合宗》以及《内丹三要》等书中对此都有明确的细述。可以看出,气沉丹田的位置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区域,大体在脐下一寸至三寸之间。
第二、 气沉丹田的实质含意
人的呼吸是由肺进行的,吸入的空气进入肺中,那么气又是如何沉于丹田呢?其实,气沉丹田是一种意念作用产生的生理现象。首先,练功人要净思清念,由入静开始,形意称之为“无极”。当入静至极之时,下丹田会“无中生有”,练功人会感到丹田似有气生成,此即“虚无含一气”。随着“虚无至极”状态的延续,通过“意守丹田”,在意念的作用下,呼入肺中的气变为“内气”聚于丹田。当“内气”充盈之后,丹田所聚之气会产生热感,这就是气沉丹田的实质意义。形意拳将这种现象称为“太极”。不难看出,能否练成气沉丹田之功,首要基本的功夫是要学会“无极入静”和“意守丹田”。
第三、 气沉丹田的重要作用
历代拳谱拳经及中医学文献指出,下丹田处于人体的中心,这个区域有许多重要的穴位,而且又是任督二脉经气运行的起点,是气运升降的开阔之地。《养生肤语》中讲:“丹田为气禀之源” ,“气之升降以此为基地”。所以练丹家都以下丹田为“积神生杰” 、“积杰生精”、“炼精化气”的重要部位。气沉丹田这种由意念作用产生的感觉在体内能产生奇特的作用。当自感丹田热气充盈后,采用“舍气从脉” 、“神奇合一”的方法,即将意念缓缓移开丹田,引领丹田内气循于血脉之中,延“小周天”诸穴位贯通任督二脉,畅其气血,这在形意拳中称为“两仪” 。由于“小周天”再循“大周天”各脉,贯通头、手、足中的奇经八脉,即是形意拳中的“三才”之称。中医学认为,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畅,气滞则血凝,气血通无疾,气血阻病生。可见,气沉丹田,贯通八脉是自我健身的极好良方。在武术的实践中,则能瞬间使内气贯于拳掌,爆发出巨大的劲力,同时,在实战中身体前后左右招式相连,都是源于内气之功。
第四、 气沉丹田的习练形式
练习气沉丹田的形式,形意拳主要通过三体式站桩实现,因此站桩决不能走过场、摆架势。许多人习武练拳多年,但站桩坚持不到几分钟便体力不支,拳无神形,掌无劲力,上体不灵,下肢不稳。其根本原因是站桩不得内功,徒有虚形,未得要法,气血不畅,僵身混体所致。
身体在运动时,气沉丹田则转为“丹气内动”。形意拳盘根功法以及太极、八卦等旋转功法,都是丹气内动的极好练习方法。丹气内动也称丹田内转,其功法均以腰为轴,与身法步法相合,多采用旋圈运动,是在运动中培足内气形成暴发劲力的基本功法。
总之,在内功中,由无极而入静,是意念控制产生的作用,而“虚无含一气” 、“内气聚丹田” 以及“丹气外贯” 、“内气升降”都是意念引领的结果。有人说,一天之中杂念纷飞,难以静心息虑,无法“虚极入静”,更谈不上“意守丹田”。这种情况不是生理上的原因,而是观念、心态上的问题。一个人如果对世间人情故态、财色名利不能看破放下,过于执着追求,会成为心理上的一种障碍。达摩祖师当年在少林寺传艺留下《易筋经》 、《洗髓经》两部内功经典。“易”者坚其外,“洗”者净其内。说明修炼内功,离不开修养观念和心态,对此切不可轻而视之。
所属类别:武术技法
行业新闻
该资讯的关键词为:形意拳,要,法探,微,—,气沉,丹田,气沉,丹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