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數萬人上街抗議國會推動大赦法案:捍衛民主、反對波索納洛獲赦
昨(21)日約四萬名民眾走上街頭,抗議國會推動的大赦法案,批評其試圖庇護推動政變的極右翼前總統雅伊爾·波索納洛(Jair Bolsonaro)及部分國會議員免於司法追責。這是巴西多年來規模最大的左翼示威。
波索納洛定罪凸顯巴西左右派嚴重撕裂根據《The Guardian》報導,波索納洛在2022年大選敗給左翼對手路易斯·伊納西奧·盧拉·達席瓦(Luiz Inácio Lula da Silva)後,非法企圖續掌政權,其未遂奪權計畫甚至包含暗殺盧拉、副總統傑拉爾多·阿爾克明(Geraldo Alckmin)與一名最高法院大法官。他在上月因此遭判處 27年徒刑。
巴西眾議院近期通過一項「保護法案」(Shielding Bill),要求逮捕或起訴議員須經同僚秘密投票批准,大幅增加追訴難度。翌日又加速審議另一項「匪徒法案」(Bandit’s Bill),可能替波索納洛及數百名參與2023年暴動的支持者提供特赦。此舉引發強烈反彈。
週日,聖保羅、巴西利亞、里約熱內盧等多地廣場與海灘湧入大批群眾,反對右翼立法者試圖協助波索納洛逃避刑責。
這是波索納洛遭定罪後的首次大型抗議,規模與近期右翼支持者為聲援波索納洛所發起的遊行相當。根據《aljazeera》引述 Datafolha 的最新民調,在2005份回覆中,50%受訪者認為波索納洛應入獄,43%持相反意見,顯示巴西社會仍深陷左右分歧。
獨裁歷史成警惕,反對大赦作為捍衛民主的象徵1964年,美國支持的軍事政變推翻總統若昂·古拉特,巴西隨後開啟了長達21年的軍事獨裁統治,期間也迫害了大量異議人士與基層民眾。對許多巴西人而言,那段歷史是揮之不去的警惕,而特赦更意味著重蹈覆轍。
《Reuters》報導,一名身穿一件印有「1964年絕不再來」的63歲民眾納托·豐塞卡(Renato Fonseca)與62歲的嘉麗·安傑洛蒂(Scarlett Angelotti)表示:
964 年我們還年輕,沒想到有生之年會再度面臨獨裁與政變的威脅。我們來這裡是為了捍衛民主,反對極端主義,拒絕給予政變者特權與大赦。
示威現場的氛圍也充滿象徵性。日前,美國總統川普欲降低波索納洛刑責,也曾以關稅施壓干預審判,使波索納洛支持者遊行時揮舞美國國旗。在本次抗議中,反對者則以一面15公尺長的巴西國旗作為一種「愛國」回應,並搬出川普與波索納洛的充氣人像,形成鮮明對比。
文藝界領銜抗議,現任總統魯拉強調「不容有罪不罰」此次活動的影響力擴及影視圈,許多明星紛紛表態「民主不能退讓」。過去軍事獨裁時期站在反抗最前線的傳奇音樂人Caetano Veloso、Chico Buarque與Gilberto Gil也領銜此次活動。Buarque 更直言:「我們不希望重演1979年的大赦,當時導致軍政府罪行無人追責。犯下罪行的是政變者,我們不欠他們任何東西。」
現任總統盧拉則在社群媒體上呼籲國會應優先回應人民需求,而非保障政客免責:「不能有罪不罰,也不能有大赦。」
目前,抗議浪潮甚至延伸至海外,柏林、里斯本與倫敦的示威者聚集在議會外,高喊「波索納洛必須入獄」。
新聞來源Brazilians protest in their thousands against granting Bolsonaro amnesty(The Guardian)
Brazilians protest bill that could grant ex-President Bolsonaro amnesty(aljazeera)
Brazilians protest efforts to shield Bolsonaro and lawmakers from courts(Reuters)
延伸閱讀巴西前總統波索納洛密謀政變重判27年,政治生涯恐告終巴西前總統「左派領袖」魯拉入獄,「巴西版川普」可望崛起?
《巴西》:大多數國家都有貪贓舞弊,但是貪汙始終以不同的形式成為巴西史的一部分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核稿編輯:翁世航